精彩内容
“公司会对研发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在这样一个过程终止一些早期项目是很正常的。公司的产品策略基本点没有变化:ADC靶向肿瘤靶点和抗肿瘤免疫治疗仍然是我们肿瘤领域的主攻方向。”——李胜峰
“十年、十亿美金”,这是业界所熟知的研发一个创新药所需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每个进入到这一行业的人,都会反复听到新药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程,但是为何当我们听到有关百奥泰连续终止多个项目的临床试验时,依然会感到惊愕?因为我们实际上才刚刚踏入真正高风险的世界。
来到百奥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迎接我们的是浑然世外的宽敞与宁静,百奥泰创始人、总经理李胜峰博士悉心为我们介绍百奥泰有关研发的一切:“虽然叫停了BAT、BAT这两个ADC药物,但我们开发了新的ADC平台,包括新的连接体和毒素。公司应用新的ADC平台已经开发出多个候选产品。在过去10多年的ADC开发中,有教训,也有经验,教训和经验都是我们不断完善技术的宝贵养分。”
李胜峰博士
真实的新药研发世界:残酷的失败率
此前,医药研发圈曾被一条消息刷屏:年2月8日,百奥泰生物披露抗肿瘤新药BAT的三期临床主要疗效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预设的优效目标,公司决定终止该项目的临床试验,该项目累计研发投入2.26亿元已计入损益。
几周后,百奥泰再次发布公告,引爆医药研发圈——百奥泰宣布经公司审慎考量后续开发风险,决定终止两个项目的临床试验,分别为Trop-2抗体偶联药物BAT和PD-1单抗BAT。这两个“热门”项目累计投入已超过1.1亿元。
当媒体与投资者们开始惊呼“警惕新药研发风险”时,我们便知道,近两年汹涌进入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本,和随之而来的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