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课堂继发性脊柱肿瘤诊断治疗

成长课堂

讲者:

中医院

——继发性脊柱肿瘤诊断诊疗

引言

继发性脊柱肿瘤的发生率远较原发性恶性肿瘤为高,是发生于脊柱的常见肿瘤,占脊柱肿瘤的大多数;骨转移性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的恶性肿瘤,通过血行、淋巴等途径转移至脊椎,并继续生长,最容易产生脊椎转移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最为多见,继发性脊柱肿瘤以胸椎为多见,其次为腰椎、颈椎、骶椎。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观看完整讲解教学

▼▼▼▼

一.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目标

因为脊柱转移瘤具有高发性、多发性、隐匿性和严重性等特点,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则会因为脊髓压迫出现截瘫,增加患者痛苦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中认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目标包括:

预防和治疗脊柱的骨相关事件;

减轻患者痛苦;

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

治疗包括全身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局部治疗(放疗、手术),全身治疗可改善生存率,局部治疗可改善局部控制率,两者应互相结合。

二.治疗策略的评估

WBB评分是以影像学基础,以椎管中心为圆点从后方开始顺时针分为12区,由外层向内层分为5层。

A层为骨外软组织;

B层为骨性结构浅层;

C层为骨性结构深层;

D层为椎管内硬膜外部分;

E层为椎管内硬膜内部分;

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常在距离肿瘤至少一区的健康位置做楔形截骨。

Tokuhashi评分引进了肿瘤学观点,从综合治疗角度出发,其中评分标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脊柱外转移灶数目、脊柱转移节段数、内脏转移数、原发灶和脊柱瘫痪。

Tomita根据肿瘤侵犯椎体、椎弓根、椎板和棘突、椎管硬膜外腔、椎旁区域等解剖区域进行外科分级,其中1-3型(间室内)、4-6型(间室外)和7型(多发或跳跃性病灶)。

三.手术治疗方式

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姑息减压、囊内切除、广泛切除或边缘切除和全椎节切除(TES);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切除肿瘤、神经减压和重建椎体稳定性。

手术适应症包括脊柱不稳定、恶性脊髓压迫症、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和放疗不敏感的肿瘤或既往放疗失败。

课堂小结

转移性脊柱肿瘤治疗是一套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从保守态度转变为积极态度,各种评级系统对治疗有指导性作用,最终的治疗决定还应综合各种因素,合理应用各种不同的评估方式,选择能给患者带来最大益处的方法。

--

成长课堂

急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治

成长课堂

骶尾骨骨折的治疗

成长课堂

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脊柱骨折的处理

成长课堂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

成长课堂

脊柱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和处理

成长课堂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诊治

成长课堂

脊柱常见非肿瘤性病变和瘤样病变

成长课堂

原发性脊柱肿瘤综合治疗规范

一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huihu.com/zlfd/9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