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练着练着就成肌肉了么

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http://pf.39.net/bdfyy/zjft/

小朋友太瘦,自己太胖,这个是中国家长们最纠结的事情之二。因为总有读者问起这两个,所以这也是我们文章中经常出现的话题。今天的文章,就是来自最近连续几次被问到的问题——“脂肪怎么变肌肉”,或者“怎么不让肌肉变成脂肪”。

今天的文章较短,因为这个问题用不了太多话来回答。

由于没能生活在唐朝,我们总是嫌弃自己身上的脂肪。脂肪怎么都嫌多,肌肉怎么都嫌少,这是大部分现代人所面临的审美观压力。于是应运而生的,就是将脂肪转变成肌肉的美好愿望。

这些年,国内也好,国外也好,总会出现一些产品宣称自己有能将脂肪变为肌肉的神奇功能,但令人倍感悲伤的是,脂肪和肌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互相转化的关系。

组成肌肉组织的是肌细胞,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又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肌肉组织主要的作用就是“运动”,通过氧化分解脂肪或糖类获取能量,提供人体日常生理和生活所需要的运动能力。

而组成脂肪组织的是脂肪细胞,脂肪细胞的工作就是储存脂肪,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脂肪细胞中占据主要空间的就是一个大油滴,也就是被脂肪细胞储存的脂肪(如甘油三酯)。

如果拿汽车类比我们的身体,那么肌肉细胞就是发动机,脂肪细胞就是油箱。身体各部位各司其职相安无事挺好的,没事想把油箱变成发动机,估计DNA先翻脸了。

即便你想冒着基因突变的风险非要这么做,也没希望。因为肌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种蛋白质。与其他的蛋白质一样,肌肉的基础成分也是氨基酸,也是用了碳、氮、氢、氧四种原子来拼搭而成的。而脂肪细胞里的脂肪,则只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三缺一是很麻烦的事情,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身体里那点放射性的碳14衰变成氮14原子,不过这个可有的等了,毕竟碳14的半衰期要多年。

所以脂肪和肌肉是没办法相互转化的,我们所感觉到的脂肪和肌肉的“转化”,其实是一增一减两个独立的变化混在一起而已。

比如我们总看到一些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突然变成心宽体胖的模样,但这样的原因并非肌肉转化脂肪,而是因为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习惯性保持高热量摄入+高运动量消耗的生活习惯。在退役之后,运动量大幅度减少,但饮食习惯没有相对变化,因此大量消耗不掉的热量就变成了脂肪存储在了脂肪细胞里。

这一增一减的过程可能是同时发生的,但也可能不是——肌肉组织的增减主要在于运动量大小,而脂肪组织的增减关键是在于热量摄入多少。摄入热量多+运动量小,当然就会脂肪变多,肌肉减少;但如果是饮食摄入热量多+运动量大,则可能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都同时增长。

当然最好的,就是坚持合理的适度控制饮食+适度运动,从而同步实现减脂和增肌。

这两年当减肥增肌成为社会的潮流之后,各种不同的“流派”此起彼伏,各有各的特点和理由。大家可以选择自己习惯和喜欢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健身也好,锻炼也好,核心依旧是为了“健康”,并不仅仅是为了尽快好看而已,所以一些极端打破饮食规律,忽多忽少的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体现出比较好的“效果”,但在健康的层面上往往是减分的。

规律饮食,规律运动。我们的身体是一个规律的机器,逐渐调整是没问题的,但是隔三差五打乱节奏,几天狂吃,几天不吃,血糖血脂忽高忽低,身体很容易蒙圈的。这不是什么好事。

至于运动员在增加肌肉的时候,教练往往要求同时摄入较多的热量,这是因为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运动以及提供营养生成肌肉组织。并不是让运动员先玩命吃成个胖子,然后再拼命运动将脂肪变成肌肉。

人体内的脂肪处于不停的合成、运输、储存、分解的循环中。减肥不是什么神奇玄幻的事情——一方面控制摄入热量减少合成新的脂肪;一方面增加运动,当身体需要能量的时候就会发出分解脂肪的指令。

其实了解脂肪代谢的方式,我们就会减少在生活中被错误的减肥概念诱导或忽悠的可能性。比如我们之前写过的:

减肥靠排油?体内脂肪可不是这么排的

出个汗,你就以为能减肥了?

更多和健康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huihu.com/zlhw/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