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血脉就像江河,你脖子胸肋小腹腿脚上的包结,也不过像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停留的垃圾塑料袋而已,它们只是人体不同部位代谢过程中的产物而已。图片在中医上,有“气行病愈”一说。所以不管是结节囊肿,或者顽固的骨刺增生,满身的脂肪瘤结,在中医看来,它都不过是肝气郁结在不同的地方的产物而已。

中医学非常重视“胃气”。《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脾胃论》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均明确指出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胃气”一词,较之脾气、肺气等不同,其内涵往往因语境而有所差异,需明辨。

《黄帝内经》里面是怎么样论述“胃气”的呢。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黄帝曰:见真藏曰死,何也?岐伯曰: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也。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故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藏也,故曰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清,经气不为使,真藏坏决,经脉傍绝,五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也。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去远矣。是失吾过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轻,是谓至道也。”

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论》里说:“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运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再说:“胃气者,谷气也,营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huihu.com/zlsx/151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