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寒潮,阳气严重不足,中医教你怎么御寒

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寒潮”、“下雪”刷屏。谈论的最多的莫过于:罕见的大寒潮来了。

每次气温骤降,不少人群都因为“寒潮病”医院。寒潮病,就是因为气温迅速降低,诱发或引发的各种疾病症状,包括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比如,感冒、扁桃体发炎、肺炎、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每年一到冬天,甚至还没入冬,就会有人觉得怕冷,虽然穿的厚厚的,帽子、围巾、手套全副武装,自己家门窗也关的紧紧的,但也无济于事。如果你是这么怕冷,也可能是自身阳气不足的表现。

《黄帝内经》中就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它很明白地告诉人们,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没有它就没有生命。

阳气对人体意味着什么

我们的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治病或养生总需在阳气上下功夫。疾病之所以康复,是因为邪退而阳气得安;身体之所以健康,是因为阳气旺盛而邪不能客。

因此说,阳气是本,病邪是标。治病时往往需要标本兼顾,但切记勿失其本。不管任何医疗手段都不能只盯住病邪而忽视阳气,祛邪固然要紧,扶阳才是康复的关键。

1生命与阳气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是一团源自太阳的阳气。阳气不散,则生命不息。养生,即是养自己机体内蕴的这团阳气,使之不受阴邪而变弱,不因五志过而熄灭。古贤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其根本即在于扶阳。因此说,只要阳气养得充足了,生命之火就会持续不息,活到天年亦有可能。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养生就是要扶阳。正常情况下,我们的饮食寒热要平衡,凉的与温的混杂着吃,这样才能保持阳气不损。但若体质已经偏虚偏寒,就要多吃些温性的食物,以提高机体的阳气。推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huihu.com/zlsx/69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