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逼rdquo出来的全国

住院对于病人而言不是件舒服的事

医护人员走动换药

病房里各种嘈杂的探望

都严重影响着病人的休息

医院,有全国最大的肿瘤日间治疗室,为部分需要放化疗、免疫治疗、营养支持的病人提供服务,不仅方便了患者,还大大减少了费用。

本报

特邀

医院护理部主任

更舒适的治疗方式

来到日间治疗室,记者看到,这里的患者行动自如,病情较轻,更像是输液大厅,而不是病房。

52岁的陈先生正在接受化疗,精神看起来不错。他来自建瓯,患有中期胃癌,进行全胃切除手术后多天了,这是他第3次来日间治疗室接收化疗。

“现在每次化疗半天,没医院的招待所里,很方便,比住院时休息得好多了。”陈先生笑着说。

患者满意度达97.78%

早在年,省内首个试点日医院开启了。“其实最早也是被‘逼’出来的。”骆惠玉介绍,刚开始时病房不够用,新病人不断地入院,老病人还得做放化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在病房内整出15张病床来试行日间模式,但这个方法并不好,日间治疗流动性大,人来人往,放在普通病房内,不仅影响其他病友的休息,更是打扰了医生的工作。

医院经过不断改革调整,如今拿出专门的地点,开辟了3个日间治疗室,共68张床位,96张椅子来供应患者的需求。“年日间治疗室日平均接待~人次,收住患者总数占全院收住患者的1/3,患者满意度达97.78%。成为医院学习的范本,还被评为年度省级“巾帼文明岗。”骆惠玉自豪地说。

最大程度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去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人社部,在全国开展了日间手术试点,与日间手术相同,日间治疗室也是改善医疗服务的举措,医院慢病管理的趋势。该模式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以服务更多患者。医院做过统计,与病房同类病人相比,日间治疗室人均费用下降元。

记者了解到,有些患者担心日间治疗会被医护人员忽视,医院在方面制定了较完善的举措,实行主诊医师—责任护士负责制,各片区护士长全面加强护理质量监控。除不具备抢救、医治重病号、夜间住宿外,与住院的管理相仿。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只有病情较为稳定,用药风险小,且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移至日间治疗室。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

编辑:千鱼

猜你喜欢

●痛心!揭秘卖药广告界的四大“神医”,老人需要的陪伴却让骗子抢了先

●生死时速20秒:妙龄女机场猝死,幸运地倒在一堆心内科医生面前……普通人遇到该怎么办?

●影视剧的中医误区,你信了几个?

●应家长要求,小记者报名时间延长至本月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shuihu.com/zlxn/5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