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1岁,因呕吐不适于门诊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多发高回声团,考虑肝血管瘤可能;双肾增大并多发占位病变,考虑多发错构瘤可能,建议病理检查。既往无特殊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右上腹可触及包块,大小约7cm,质地偏硬,双侧腹股沟区未触及淋巴结肿大,鼻梁处可见多发小皮疹,腰骶部皮斑,略高于皮肤,局部皮肤增厚粗糙。
实验室检查:凝血:D二聚体:2.61mg/L,纤维蛋白原:1.47g/L。血分析、血沉、肝功、生化、风湿、AFP、CEA、CA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心彩:心内结构及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图示如下:
CT:双肾多发错构瘤,其中右肾中下部肿块,注意错构瘤恶变。请结合临床除外遗传性疾病(结节性硬化病或VH-L综合征)。
PET-CT:1、右侧侧脑室内不规则肿块并钙化,双侧侧脑室旁多发小结节并钙化,双侧脑皮质多个结节并钙化,右侧小脑半球多发钙化灶,右侧眼环左后部增厚,肝内多发小错构瘤,双肾多发错构瘤、以右肾为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上述病灶代谢均无增高,结合皮肤所见改变,考虑结节性硬化(多器官、所组织受累),伴中度脑积水。2、双肺多个小结节,考虑良性改变。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多由于外胚叶组织的器官发育异常,可出现脑、皮肤、周围神经、肾多器官受累,临床特征是面部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力减退。
1、皮肤损害口鼻三角区皮脂腺瘤呈对称分布,呈淡红色或红褐色,为针尖至蚕豆大小的坚硬丘疹。20%可在10岁后出现腰骶部鲨鱼皮斑,略高于正常皮肤,局部皮肤增厚粗糙,呈灰褐色或微棕色斑块。13%患者可表现为甲床下纤维瘤。85%患者出生后就有3个以上1mm长树叶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色素脱失斑。
2、神经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从婴儿期开始,发作多样,另一表现是智力减退进行性加重,伴情绪不稳,易冲动和思维紊乱等精神症状。
3、眼部症状表现为视网膜胶质瘤。
4、肾脏病变表现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囊肿。
5、心脏方面部分患者表现为心脏横纹肌瘤,该肿瘤可伴随年龄增大而缩小或消失。
6、肺部病变表现为肺淋巴管腺瘤累计肺部,是结缔组织、平滑肌及血管过度生长形成网状结节或多发性小囊肿。
7、骨骼病变可见骨质硬化,颅骨硬化最常见。
此外,还可累计消化道、甲状腺、子宫、膀胱、肾上腺等多器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