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52.html
“不对!不是那样的,怎么又做错!”
“你那么做有什么用?”
“别磨磨蹭蹭的,赶紧,别浪费时间!”
“怎么又东张西望?和你有关系吗?”
当孩子学习不专心、做事磨蹭、做错事情等时候,这些话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对孩子说过?
可能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事情没做好,批评几句,又没有打骂,不是很正常吗?而且这样怎么可能会对注意力有影响?”
国际脑神经外科和脑力开发权威林成之教授,著有不少儿童专注力相关书籍,他以脑科学研究为基础,认为儿童的大脑成长可以分为3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0~3岁,脑神经细胞不断增多的阶段;该阶段应最注重培养孩子的“本能”,即所谓:“自卫本能”;
第二阶段:4~7岁,脑神经细胞发生“修剪”现象,是培养孩子“好脑”和提高孩子专注力资质的关键起步阶段,该阶段应注重培养孩子发挥才能的专注力资质;
第三阶段:8~10岁,不断发展出“信息传递回路功能”,该阶段应注重培养孩子“主动做”的意愿。
科学研究也表明:有成功经历的孩子,专注力更容易提高。
很多专家都认为:专注力=本能+情绪,要想让孩子专注力高度集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
孩子如果只是失败,情绪就不会得到激发,“信息传递回路功能”的开发会受到限制。
另外,林教授认为培养孩子,要从简单的任务开始,让孩子懂得努力就会成功,因为在这样的模式下,会激发孩子不断地追求自我突破,从而实现更多的成功。
只有训练孩子们保持对成功的渴望,将成功的信念坚持到底,把专注进行到最后一刻,将剩余的时间当成自己的时间,才会产生“赢”的决心。
而这个思维方式被称为“胜负脑”,也被称为“冠军思维”。
那么家长要如何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胜负脑”,让他们能够专注学习、高效做事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帮助孩子提升:
1、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儿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很多来自成人的语言引导,生活中孩子会很快学会大人常用的语言和态度,这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直接且深刻的。
所以在提升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学习兴趣时,可以利用“语言上的共情”,鼓励孩子坚持完成任务,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
例如:
1)与孩子共情:“然后呢?”,“我是这样想的,你觉得怎么样?”
2)与孩子一起思考、激发自主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瞬间激起孩子干劲的“金句”:“还真是你说的这样!”,“我相信你有更好的办法,大胆说出来!”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合理定立目标,可以写一份《努力计划表》贴到家人看得到的地方;建议将将大目标划分成几个小目标,便于孩子快速实现,有利于他们从每个任务中获取成就感。
2)养成“一气呵成”地完成一个任务之后,再开启下一个任务,产生连贯性。
3)保持端正的姿势,不易疲倦且能有效维持专注力。
4)孩子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别训斥,学会接受孩子的现状,然后从简单入手,帮他找回学习的乐趣,再引导其激发学习自主性。
3、打造孩子的“注意力领域”上面提到的林教授,他曾在注意力书中写到过:提高孩子专注力的“秘方”——创造一个“MYZONE”,让孩子养成在其中做事的习惯。
包括陈海贤博士也在他的“成长心理学”课程里,详细讲述了“环境场”对自我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所谓的“MYZONE”、“环境场”,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孩子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
主要习惯会有个特性: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如果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会越大。
比如说,在学习上我们可以帮孩子营造一个固定的环境,避免一天在餐桌上写作业,一天在客厅茶几上写作业,或是书桌上放很多玩具或零食等容易诱导孩子脱离学习分散注意力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习惯,一旦进入某个学习领域就能快速进入状态,在这个环境内只做纯粹的事情。所以巩固习惯,是非常助于发展他们持续的专注力。
长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