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纤维腺瘤起源于乳腺小叶,病因不明,其原因可能是对雌激素敏感性增加。良性疾病,自然病程较长,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多无任何不适,亦有多发,多是无意中发现。是乳腺门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乳腺纤维腺瘤可以癌变,很少,很少,癌变率为0.12%-0.30%,且癌变者多为小叶原位癌。
乳腺纤维瘤较大时突向皮肤,好像西瓜盖了被子一样,形态规则。临床多不以皮肤下隆起,看不见,需要触诊,触诊感觉就好比口袋里装了一个枣,手在口袋外摸,光滑,活动度大,咕噜咕噜的,质地有弹性,如果硬如石,活动度小,周围组织粘在一起,摆动时有“拖泥带水”感,那么就很可能不是纤维腺瘤了。
在医院多用超声诊断就可以诊断了,不建议对年轻患者进行钼靶检查,因为钼靶对致密乳腺的诊断分辨率并不是特别好。超声可见卵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纵横比<1。
医院的超声报告单上面一般有个图片,左右长度和上下长度比就是纵横比,还有阴影的边界是否规整?里面密度是否均匀?一般一片黑,这个对判断良恶性比率很重要,最后超声医生会给出BI-RADS分类,其分类级别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多写3类,其意思多为良性,需要定期复查。
乳腺纤维腺瘤诊断中,有一个病和它最相似,乳腺叶状肿瘤,边界也是清楚的,活动度也大,可是它生物学特性却是恶性的!必需引起重视。它直径多>5cm,分叶状,影像上钙化少见,囊变多见。
乳腺纤维腺瘤治疗以外科切除为主,目前没有发现任何药物治疗纤维腺瘤的。一般来说,1cm以下的纤维瘤继续观察,以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为宜,大于40岁的需加做钼靶。大于1cm的、肿瘤生长比较快速的、准备备孕的或有乳腺癌家族史、有恐惧心理患者可手术切除。
参考资料:
《乳腺纤维腺瘤诊治专家共识》.7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