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参加12月份和1月份学习班,即可赠送下面优惠券之一每日一练
1.治疗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左归丸合二至丸
B、二仙汤合二至丸
C、右归丸合二至丸
D、金匮肾气丸
E、六味地黄丸
答案与解析:B。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俱虚证。主要证候:经断前后,月经紊乱,
量少或多;乍寒乍热,烘热汗出,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舌淡,苔薄,脉
沉弱。治法:阴阳双补。方药: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
2.下列各项,属胎萎不长常见病因的是
A、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血寒宫冷
B、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
C、脾肾不足,气血虚弱,肝经湿热
D、脾虚湿阻,肾阴亏损,血寒宫冷
E、脾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
答案与解析:B。胎萎不长的主要机理是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而致胎儿生长迟
缓。主要病因有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血寒宫冷。
3.妊娠小便不通气虚证的代表方剂为
A、导赤散
B、加味五苓散
C、补中益气汤
D、益气导溺汤
E、肾气丸
答案与解析:D。妊娠小便不通气虚证。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或频
数量少,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白光)白,神疲倦怠,头重眩晕;舌
淡,苔薄白,脉虚缓滑。治法:补中益气,导溺举胎。方药:益气导溺汤。
4.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可导致的疾病是
A、经行发热
B、崩漏
C、经行身痛
D、痛经
E、产后发热
答案与解析:B。督脉虚损:督脉与肾、心、肝的关系尤为密切,称督脉为“阳
脉之海”,总督诸阳。督脉与任脉同起于胞宫,二脉协同调节人身阴阳脉气的平
衡,维持胞宫的生理功能。督脉虚损、阴阳平衡失调导致闭经、崩漏、经断前后
诸证、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5.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A、痛无定处,走窜迅速
B、痛有定处,得暖则减
C、多夹湿,热甚则痛
D、易侵下位,重浊黏腻
E、发病迅速,来势凶猛
答案与解析:B。寒邪致病,多为阴证,常侵袭人之筋骨关节,患部多色紫青暗,
不红不热,肿势散漫,痛有定处,得暖则减,化脓迟缓,常伴恶寒、四肢不温、
小便清长等症状。
6.颈痈,内治法应选用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五味消毒饮
C、黄连解毒汤
D、普济消毒饮
E、仙方活命饮
答案与解析:A。颈痈风热痰毒证。证候:颈旁结块,初起色白濡肿,形如鸡卵,
灼热疼痛,逐渐红肿化脓。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咽痛,口干,溲赤便秘,
苔薄腻,脉滑数等。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药:牛蒡解肌汤或银翘散加
减。
7.对于子痰溃后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溃后易敛
B、容易形成窦道
C、脓液清稀
D、易反复发作
E、脓液中夹有豆腐渣样絮状物
答案与解析:A。子痰临床表现:溃破后脓液清稀,或夹有豆腐渣样絮状物,易
形成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窦道。
8.石瘿的病因病机,不包括
A、情志内伤
B、痰湿内生
C、气滞血瘀
D、感受疫毒
E、肝脾气逆
答案与解析:D。石瘿病因病机: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
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逆于颈部而成。亦有由肉瘿日久转化而来。
9.肉瘤相当于西医的
A、血管瘤
B、骨骼肌肉瘤
C、平滑肌肉瘤
D、纤维肉瘤
E、脂肪瘤
答案与解析:E。肉瘤,相当于西医的脂肪瘤。
10.中医外科学中,活血化瘀的代表方是
A、大黄蟅虫丸
B、桃红四物汤
C、失笑散
D、温经汤
E、十灰散
答案与解析:B。中医外科学中的“和营法”,可分活血化瘀和活血逐瘀两类。其
代表方剂为:活血化瘀方,如桃红四物汤;活血逐瘀方,如大黄蟅虫丸。
11.关于乳核血瘀痰凝证的症状描述,错误的是
A、肿块较大
B、舌质暗
C、肿块较软
D、可伴有情绪波动
E、脉弦滑
答案与解析:C。乳核之血瘀痰凝证。证候:肿块较大,坚硬木实,重坠不适,
伴胸闷牵痛,烦闷急躁,或月经不调、痛经等。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滑或弦
细。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