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发布年业绩预增公告:中国石油预计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亿元到亿元,同比增长%到%,扣非后增加亿元到亿元,同比增长%到%。单季来看,Q4归母净利润35.38亿元到65.亿元,同比下滑42.7%到增长5.9%。国际油价进入新平衡,油价中枢上移,年中国石油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年中国石油炼化转型升级升至战略层面
中国石油炼化转型之聚烯烃开始啦!
辽阳石化年3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项目获通过
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帮助辽阳石化增产丙烯超过20万吨/年。年2月24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正式下发文件,通过辽阳石化年30万吨高性能聚丙烯项目的建设。充分考虑装置的灵活性,生产多种牌号,坚持可持续发展。
中石油自主知识产权α-烯烃技术取得突破
中国是聚乙烯生产和消费大国。年中国聚乙烯产能约万吨/年,产量约万吨,进口量约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万吨。中国聚乙烯产业已经形成了石油路线和煤基路线(CTO/MTO)共同竞争的格局。
在聚乙烯(PE)生产中使用α-烯烃(如1-丁烯、1-己烯、1-辛烯等)作为共聚单体,可以改善聚乙烯的机械加工性能、柔软性、透明性、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抗蠕变性能等。通常LLDPE中α-烯烃共聚单体的平均含量约在8%-10%,而HDPE中α-烯烃共聚单体的平均含量为1%-2%。
α-烯烃是重要聚乙烯共聚物,年预α-烯烃需求量58万吨,计到年底,中国LLDPE和HDPE对α-烯烃消耗量达到85万吨;α-烯烃特别是高碳α-烯烃生产技术将是mPE、POE、高端应用专用料等高端聚乙烯产品的关键。
近几年,中国聚乙烯需求在保持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结构不断多元化和高端化。以茂金属聚乙烯(mPE)、聚烯烃弹性体(POE)、高端应用专用料为代表的高端聚乙烯产品需求增长快速。
mPE是在茂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乙烯和α-烯烃生成的共聚物,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mPE需求量将以年均10%以上增速增长,到年需求量达到80万吨以上。POE通常是指乙烯/α-烯烃共聚而成的聚烯烃类弹性体,一般的POE是指乙烯/1-辛烯共聚物(1-辛烯质量分数大于20%)。
在高端聚乙烯中,以碳链更长的1-己烯、1-辛烯来替代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和必然,因此,α-烯烃特别是高碳α-烯烃生产技术将成为聚乙烯产品高端化的关键。
α-烯烃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烯齐聚法、石蜡裂解法、萃取分离法、脂肪醇脱氢法、内烯烃异构法等。其中,乙烯齐聚法是最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
目前,高碳α-烯烃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并不对中国企业进行转让。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年)》的“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采用齐聚法生产工艺,可生产碳8及以上的高碳α-烯烃,单套装置规模达到5万吨/年以上的产业化项目指标要求。
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α-烯烃生产工艺开发也开始取得一些突破。例如: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研究院完成了1-辛烯新催化剂体系小试、乙烯齐聚合成1-辛烯、1-葵烯,系列α-烯烃催化剂研究项目通过了中石油炼油化工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的验收;1-辛烯新催化剂体系小试项目开发了乙烯高选择性齐聚制1-辛烯的催化剂,在小试间歇釜式反应器中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并开展了概念设计和经济技术评估工作,为中试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年由独山子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昆仑工程公司、大庆石化、华东和华南化工销售公司共同承担的中石油首套2万吨/年己烯-1成套技术工业化试验项目通过验收,掌握了乙烯三聚生产己烯-1技术。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炼化项目一览
改性塑料行业规模持续扩张
国内改性塑料行业起步较晚,市场占有率较低,国内塑料改性化率(10%)仍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国内拥有超过家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多数年产量不足吨,过万吨的更少,其中大部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生产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欠缺,很难满足高档汽车的要求,高档汽车专用塑料国产化程度低。伴随汽车轻量化及家电消费升级,改性塑料未来的高增长将得到持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计年,我国改性塑料行业销售规模有望超亿元。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新闻、U-TPE等公开消息
图片来源: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
会务-l平台回复“报名”,索取报名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