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里,脂肪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脂肪是属于一个叫做“类脂”的大类,其中95%是属于脂肪,另外5%叫做“类脂”。脑磷脂、软磷脂、胆固醇等都属于类脂。今天我们不说类脂,专门说说脂肪,以及怎样选择食用油。
在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中,脂肪是能量密度最高的。一克脂肪在体内完全分解可以产生9千卡热量,远远高于糖类和蛋白质。人体所需能量,大约有四分之一来自脂肪。脂肪在体内是最重要的能源库,不管人还是动物,能安然度过青黄不接的食物短缺季节,全靠一身脂肪。除了储存能量,脂肪还有保温及体内组织器官间润滑作用;细胞膜中含有大量脂肪酸,可以稳定细胞结构;脂肪组织还能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参与身体的生长、免疫、代谢、发育等多种过程。
1、脂肪酸的分类
脂肪也叫甘油三酯,是由一分子甘油上挂了三个脂肪酸构成的。脂肪酸因为其长短、饱和度、空间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性质。油好不好,对人体健康是好是坏,关键在于脂肪酸。
目前自然界已知的脂肪酸有40多种,大多数脂肪酸含有偶数碳原子,基本分子式都是CH3[CH2]nCOOH。按碳链长度,分为长链(含14-24碳)、中链(8-12碳)、短链脂肪酸(6碳以下);按照饱和程度(脂肪链中不饱和双键的数量),分为饱和脂肪酸(没有不饱和双键,如棕榈酸、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一个不饱和双键,如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更多的不饱和双键,如亚油酸和α-亚麻酸,以及后面提到的EPA、DHA等);按照空间结构,分为顺式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下图可以点击放大)。
2、什么是必需脂肪酸?
大部分脂肪酸人体可以自身合成(葡萄糖分子在肝脏可以合成脂肪酸,但脂肪酸不能再变回葡萄糖),但也有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不能合成、必需依靠食物供给,这种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人体需要两种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这两种脂肪酸是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的前体,调节血压、血脂、血栓的行成,以及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出现皮肤病变、生殖障碍、肾功能失调等症状,婴幼儿还可能出现生长迟缓、视力受损等,所以,每天应该保证摄入至少6克必须脂肪酸。但摄入太多也是没必要也没好处的。一般植物油为主的食用油结构不会造成必须脂肪酸的缺乏。
3、高脂血症与脂蛋白类型关系密切
高脂血症是人们经常谈论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一。由于脂肪不溶于水,血液中的脂肪需要和蛋白质组成脂蛋白复合体才能转运。脂蛋白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过多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分类表
名称
简写
组成
功能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食物脂肪、内源性脂肪、蛋白质
满足身体对于甘油三酯的需要
低密度脂蛋白
LDL
胆固醇、甘油三酯、蛋白质
满足身体对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需要;过多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
HDL
胆固醇、磷脂、蛋白质
将体内的胆固醇、磷脂运回肝脏代谢,有保护作用
4、为什么橄榄油和茶油是健康食用油?
饱和脂肪酸可使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形成,与心血管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应少吃。但也不应完全限制。猪油、牛油等动物油(鱼油除外)和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植物油含有比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常温下呈现固态。考虑到食物肉类已经含有一定的饱和脂肪酸,应避免选择固态油脂。
人体必须的亚油酸和亚麻酸都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但大量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并无益处。一则大量摄入亚油酸在降低LDL的同时也降低HDL,二则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而产生有害的氧化物和过氧化物。
相比之下,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甘油三酯和LDL浓度,但不会降低HDL浓度,同时又没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良作用,属于优质油脂。橄榄油和茶油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75%以上,被认为是健康的油脂的代表。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高油酸的新品种,比如改良菜籽油和高油酸花生油,也是健康油脂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某些厂家宣称的食用油1:1:1配比的“健康比例”并不健康,这只是个营销噱头。这种配比认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比例是各占三分之一,但更加的比例应该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有更高比例。
5、油不止来自厨房的油瓶
●健康成年人每日应摄入60克左右,其中25-30克来自于烹调食用油,其余来自于其他食品。
●大多数食品都含有油,尤其是猪牛羊肉等动物性食品,其中含有大量油脂特别是饱和脂肪酸;
●油炸食品含有大量的油;加工食品(比如薯片、饼干、方便面、蛋糕等)也含有大量油脂,特别是饱和油脂,也应该尽量少吃。
●建议每次炒菜放一勺油(大约5克),转锅能把锅底覆盖就可以了。但身体每天吸收的油脂远远不止这一勺炒菜油;
●水果和蔬菜中含有油脂很少,而且多是不饱和脂肪酸,这是鼓励多吃水果蔬菜的原因之一;
●坚果(比如核桃仁、杏仁、榛子等)中含有大量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每天一小把坚果对健康有益。
6、尽量减少在外就餐
为了改善口味,餐馆的菜用油往往很多,放眼一片油汪汪;而且餐馆用油一般是用比较便宜的色拉油或者大豆油,洋快餐的油炸用油一般都是固态的棕榈油,并非健康选择。所以,建议减少在外就餐,尽量回家吃;如在外就餐,尽量选择凉菜和蒸菜,这些用油比较少。
7、反式脂肪酸有什么危害?
反式脂肪酸和顺式脂肪酸具有相同的分子构成,但结构却正好相反,看看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就会明白这种关系。天然油脂中反式脂肪酸很少,氢化植物油含有比较多的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不具有必需脂肪酸的活性和对脂蛋白的作用,还会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并可能诱发肿瘤、2型糖尿病等,所以应尽量少吃。人造奶油、蛋糕、饼干、油炸食品、花生酱等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8、多次烹炸的油有什么危害?
●食物经过油炸损失绝大部分维生素,热量增加而营养素减少,营养价值下降;
●炸油条常用的明矾可使油条蓬松,改善口感,但明矾含铝,对健康不利,应少吃;
●多次烹调的油脂会产生苯并芘、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质。为了控制成本,街边摊贩的油炸用油可能较少更换。
●油炸用油尽量选择棕榈油(开封菜和金拱门用的都是棕榈油),好处是高温时较少氧化,价格也便宜;坏处是,以饱和脂肪为主。
9、深海鱼油有保健作用吗?
深海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DHA对于维持眼睛视网膜视紫红质正常功能所必须,还具有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作用;EPA则具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动脉硬化和改善心血管的作用。广告中所说的“脑黄金”,指的正是这两种脂肪酸。EPA和DHA人体自身可以由亚麻酸合成,但合成数量有限。老年人和孕妇等每天吃一粒深海鱼油丸,可能对身体有一定保健作用,但更加推荐通过每周至少吃一次海鱼来补充鱼油。
10、转基因食用油安全吗?
安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舆论争议很多,尽管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仍无法完全打消大众疑虑。但转基因食用油(最多的是转基因大豆油)的安全性不用怀疑。基因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转基因产品与同类非转基因产品的差别在于蛋白质(比如豆腐、豆干等制品)。食用油不属于蛋白质,原料是否转基因,对油脂安全不产生影响。
周明辉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