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选自《中华病理学杂志》,,47(4):-.
ALK、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两个独特的分子亚型,目前均有多种诊断方法可以用于它们的诊断,但每一种诊断方法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如何准确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它们便成了临床上的当务之急。基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于年组织诊断和治疗领域专家制定了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专家共识(版)。并在年对共识进行更新,将共识升级为指南,及补充治疗指南。基于近年来新出现的循证医学证据,专家委员会决定对版指南进行更新,并补充ROS1诊断和治疗相关内容。
本指南涵盖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定义、ALK和ROS1检测适宜人群、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ALK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流程、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等内容,本文仅就相关推荐和重要图表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病理学杂志年第四期。
ALK和ROS1检测适宜人群
CSCO肿瘤标志物专家委员会讨论了肺癌中ALK、ROS1检测的标本条件及与其他分子标志物分析的关系,做出以下推荐或建议。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推荐常规检测ALK融合变异和ROS1融合变异状态。推荐所有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在诊断时常规进行ALK、ROS1融合基因或融合蛋白检测(1类推荐;证据级别定义请见文章末注解)。
2.对于小活检标本或者不吸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也建议进行ALK、ROS1检测(1类推荐)。
3.检测前应有送检样本的质控,包括亚型确认和样本量确认。送检样本类型包括手术样本、活检组织样本、胸水等细胞学样本。对于部分活检组织标本因临床取材样本小的局限性,有时无法保证肺腺癌的准确诊断,应考虑对不能判断组织学类型的肺癌也进行ALK、ROS1检测(1类推荐)。
4.目前非小细胞肺癌中需要检测靶点越来越多,为了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同时兼顾技术的可行性,专家组推荐,关于ROS1的检测,推荐ROS1和ALK,EGFR同时检测(2A类推荐)。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多靶点检测技术,同时检测ALK、EGFR和ROS1。对于不具医院,实验室可先进行ALK/ROS1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ntanaIHC检测ALK阳性可作为确认的结果作为临床决策参考。鉴于目前ROS1抗体的非特异性,ROS1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必须进一步使用FISH或者RT-PCR确诊。
5.为了避免样本浪费和节约检测时间,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活检样本,建议一次性切出需要诊断组织类型和进行ALK、EGFR及ROS1检测的样本量,避免重复切片浪费样本(2A类推荐)。一次性制片和留取样本时需注意避免污染。
6.有研究表明,发病年龄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项显著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年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生ALK融合的概率显著高于发生EGFR突变的概率,在年龄小于51岁的患者中,发生ALK重排的概率高达18.5%。因此对于样本量有限可能不能满足同时进行ALK和EGFR检测的样本,对于年龄相对比较年轻的患者,建议考虑优先检测ALK融合状态(2B类推荐)。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
目前,CFDA已经批准多个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试剂盒,最早获批包括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ALK基因重排检测试剂盒(FISH法)、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Ventanaanti-ALK抗体诊断试剂盒(免疫组织化学法)、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RT-PCR法),此外,近年来,国内也有其他公司的RT-PCR和FISH检测试剂盒获得CFDA批准。
1.对于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肿瘤原发或转移部位的组织或细胞学标本均可进行ALK融合基因检测,推荐使用CFDA批准的诊断试剂和方法进行诊断(1类推荐)。
2.专家组推荐VentanaIHC可以作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首选的常规诊断方法。诊断报告中应该注明VentanaIHC方法,以区别于初筛的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SCEND-4研究和ALEX研究均证实了使用VentanaIHC可以有效的筛选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因此专家组将证据级别由2A类改成1类。
3.对于不能开展ALKVentanaIHC检测的实验室,鼓励患者尤其是小活检样本患者,送样到周边能开展VentanaIHC检测的实验室进行ALK融合基因检测(2A类推荐)。
4.在条件缺乏的地区建议采用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初筛,筛查ALK阳性或疑似阳性的患者必须接受FISH、VentanaIHC或者RT-PCR技术中任意一种技术确诊(2A类推荐)。
5.对于ALK常规免疫组织化学,建议采用国内病理专家达成共识的规范化操作和判读标准进行操作。推荐使用经过证实,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抗体,主要为D5F3(CellSignalingTech公司)、5A4(Abcam公司)和1A4(OriGene公司),它们检测ALK融合蛋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了%和95%~99%。
6.RT-PCR能够灵敏地检测出已知类型的融合基因,开展基于PCR技术检测ALK融合变异的实验室环境要求应该能够保证检测质量,建议PCR实验室需要符合我国卫生计生委临床检测中心的临检PCR室资格认证条件。鼓励各检测实验室应做好室内质控,并积极参与外部质控评价项目。
7.使用血液(血浆)标本进行ALK融合状态的评估,相关的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相关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不是很高。因此,当组织样本不可评估时,鼓励各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研究的探索,专家组暂不推荐使用血液(血浆)标本作为补充进行ALK融合检测。
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
专家组推荐:
1.使用经过CFDA批准的试剂盒进行ROS1融合基因的检测(1类推荐)。此外,临床研究使用的经过验证的技术如FISH也可以作为补充诊断ROS1融合基因(2A类推荐)。
2.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小活检样本,推荐ROS1和ALK、EGFR同时检测(2A类推荐),推荐使用经过认证的多靶点检测技术,同时检测ALK、EGFR和ROS1。
3.对于不能同时检测的患者,可以先使用ROS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OS1检测结果阳性的患者,进一步进行FISH或RT-PCR确诊。对于ROS1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实D4D6抗体(CellSignalingTech公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检测结果仍具有较高的假阳性。因此,对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OS1阳性的标本必须采用FISH或RT-PCR方法进行确诊。
ALK和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流程
表1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和即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方法的比较
项目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灵敏度
10%~15%
5%~10%
1%~5%
检测费用
高
低
高
可检测的融合型
所有融合型但不能区分
所有融合型但不能区分
已知的融合型
操作要求
高,需经过培训且有经验的医师判读结果
简便,几乎所有病理科医师均可诊断
简便,但需特定的试剂盒及仪器
所需组织量
厚度3~5μm石蜡切片
厚度3~5μm石蜡切片
~ngRNA的组织
优点
特异度高
操作简便、价格便宜
操作简便、灵敏度高
不足之处
操作要求高、价格昂贵、尚不适用于ALK融合阳性患者的筛查
判定标准主观、无法直接检测融合基因
无法检测未知的融合型、对RNA质量要求高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T-PCR:即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ARMS:扩增阻滞突变系统;IHC:免疫组织化学;FISH:荧光原位杂交
▲图1中国ALK、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流程图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专家组推荐:
1.对于初诊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一线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类推荐)。
2.确诊ALK前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化疗的患者,在确诊ALK阳性后可中断化疗或在化疗完成后接受克唑替尼治疗(2A类推荐)。
专家组推荐:
1.ALK阳性患者接受克唑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进展,考虑到二代药物在我国尚未上市,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以期获得新药进行治疗。对有条件获得二代ALK-TKI的患者,条件允许,建议二次活检后全面分析耐药点突变状态,选用敏感的二代ALK-TKI进行治疗。
2.经ALK-TKI治疗后的患者出现局部进展或缓慢进展后,继续克唑替尼治疗或局部治疗(2A类推荐)。若患者出现多部位的全面进展,且临床症状出现恶化后,含铂双药化疗或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非鳞状细胞癌;2A类推荐),再次出现进展后,可根据患者功能评分,酌情选用之前未选用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2A类推荐)。
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专家组推荐:
1.对于初诊为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一线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类推荐)。
2.确诊ROS1前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化疗的患者,在确诊ROS1阳性后可中断化疗或在化疗完成后接受克唑替尼治疗(2A类推荐)。
3.对于ROS1阳性患者,克唑替尼治疗出现疾病进展的后续治疗,目前缺乏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治疗情况,采取后续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戳原文,更有料!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