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是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多因肿瘤生长部位的不同而不同。患者常常因肿瘤压迫周边组织而致不适或影响面容前来就诊。如未得到及时诊治,脂肪瘤可压迫重要神经血管,发生脂肪液化、实性变或局灶性出血。
作为皮下较常见的肿瘤,脂肪瘤属于脂肪代谢性疾病,间叶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富含脂肪的部位。其中有13%的脂肪瘤位于头部和颈部,
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脂肪瘤的发生可能与褐色脂肪组织有关。另外,脂肪瘤与遗传之间的联系已经被证实,一些研究已经显示脂肪瘤表现出遗传异常。
脂肪瘤瘤体往往大小不等,多为单发,约5%至10%的病例为多发,男性多见。病理学特征:由分叶、生长缓慢、成熟的脂肪组织组成,结缔组织间质很少。它们通常被包裹在一层薄的纤维包膜中。
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脂肪瘤的定性诊断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廉价、无创和便捷使得B超成为了脂肪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脂肪瘤B超多表现为形态规则,多数为卵圆形,内部回声均匀,多呈稍高回声,边界尚清晰,内部未探及血流或者可探及少许血流。
对于复杂或疑难的颈部脂肪瘤可采用CT、MRI检查帮助于诊断。CT:表现为典型的脂肪密度,瘤内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楚,有包膜,增强扫描无强化。MRI:根据不同信号强度容易确定脂肪组织,具有特征性信号。
在得到充分的影像学资料的基础上,术前行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脂肪瘤的性质,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鉴别诊断包括脂肪肉瘤、神经源性肿瘤、纤维瘤、表皮样囊肿以及恶性肿瘤等。其中与脂肪肉瘤的鉴别上,CT上脂肪肉瘤通常表现为不均匀性,伴有间隔增厚和轻度强化,目前国内外学者建议采用核针活检切片的方法以排除高分化脂肪肉瘤或非典型脂肪肉瘤。
如果脂肪瘤没有压迫所带来的症状,不主张干预治疗。当脂肪瘤体积较大,压迫毗邻重要器官、组织、血管、神经(例如颈部脂肪瘤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导致吞咽不适,压迫神经引发功能障碍等),特别是按压有疼痛的脂肪瘤,均需要干预治疗。治疗技术包括病灶内脱氧胆酸钠注射、病灶内类固醇与异丙肾上腺素联合注射、抽脂术以及手术切除,其中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多数学者认为,手术应以改善局部畸形和功能障碍为主,若过于强调手术的彻底性,极有可能损伤相邻部位重要的神经和血管并且导致丑陋的瘢痕,皮肤表面的外科瘢痕会对患者的自尊和社交产生终生影响。
瘢痕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和不适,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出现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的患者。